|
|
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更要有自身防护意识,氧气,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气体,但也需要用氧气检测仪来监控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因为氧气如果在空气中含量过高(超过23.5%VOL)或者过少(低于19.5%VOL)的话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危害生命。所以在一些场合中是很有必要安装氧气检测仪的。
正常人体只需要一定浓度的氧, 氧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对人有害。氧的分压过低会导致缺氧症,氧的分压过高会引起氧中毒。
缺氧事故多发于有限空间, 所谓有限空间是设计时确定为数不多的开口用于出入,由于不良的自然通风可能含有或产生危险的空气污染物,使人员不能连续作业的空间。由于有限空间的条件不同, 产生缺氧的原因也各异。缺氧原因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一是空气中的氧被消耗; 二是其它气体对空气的置换。
一、不用氧气对人体的影响
(一)正常氧气含量(21% 左右)
人体状态:这是地球大气中正常的氧气浓度,在此环境下,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正常运转。
具体表现:
呼吸系统:呼吸频率、深度适中,肺部气体交换效率良好。
循环系统:心脏泵血功能稳定,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和供应充足。
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能获得足够氧气,维持正常的思维、代谢和生理活动。
(二)氧气含量降低(低于 21%)
16%-18%:轻度缺氧
呼吸频率开始加快,试图吸入更多氧气,可能出现轻微气短、呼吸急促。
心率略有增加,心脏通过加快跳动来弥补氧气供应的不足。
人体耐力下降,从事轻度体力活动时容易感到疲劳。
可能出现轻微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14%-16%:中度缺氧
呼吸明显加快、加深,呼吸困难的感觉更加明显。
心率显著加快,血压可能先升高后下降,心脏负荷加重。
疲劳感加剧,即使休息也可能感到乏力,动作协调性变差。
头晕、头痛症状加重,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下降。
10%-14%:重度缺氧
呼吸变得极度困难,可能出现喘息、鼻翼煽动等表现。
心率失常,血压大幅下降,循环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身体机能显著衰退,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因严重缺氧而受到损伤,若不及时改善,可能危及生命。
6%-10%:致命性缺氧
呼吸微弱,甚至可能停止呼吸。
心率急剧减慢,直至心跳停止。
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抑制,迅速失去意识,进入死亡状态。
(三)氧气含量升高(高于 21%)
23%-30%:轻度富氧
短期内可能感觉呼吸更加顺畅,精力似乎有所提升。
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可能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喉咙干燥、咳嗽等不适。
40%-60%:中度富氧(常见于医疗用氧等特殊环境)
短期使用(如医疗急救):可迅速改善缺氧症状,挽救生命。
长期使用(超过 24-48 小时):
肺部损伤:可能引发氧中毒性肺水肿,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啰音等。
眼部影响:对于新生儿,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严重时可致盲(如早产儿视网膜病)。
80% 以上:高浓度富氧(仅在特殊医疗或工业环境中使用)
急性氧中毒:
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能出现面部肌肉抽搐、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时可发生癫痫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称为“惊厥型氧中毒”,常见于高压氧环境下)。
肺部症状:咳嗽加剧、胸痛、呼吸困难,肺功能受损。
长期影响:即使短期内未出现明显症状,高浓度氧气也可能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氧化损伤,加速衰老过程,影响器官功能。
二、检测氧气的必要性
通过检测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可以判断是否有缺氧,爆炸危险,或者是通过氧气浓度来控制生产产品的质量。
三、氧气检测仪的应用
在工业作业过程中,因其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如密闭空间内工作极易因氧气不足造成缺氧窒息,在化学工艺过程的场所氧气过多过少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火灾或爆炸,因此安装氧气检测仪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氧气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在进入密闭空间前需要检测氧气含量,同时进入密闭空间后也需要携带便携式氧气检测仪。
而对于一些相对空旷的车间,离心机、反应釜周围等一些需要实时监测氧气含量动态的场所,就需要安装固定式氧气检测仪,必要时配置控制器,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收到报警信号。
作业环境缺氧检测一般采用电化学原理。用氧气检测仪检测氧气浓度, 可防止作业环境缺氧和富氧。通常检测仪中氧气浓度用体积分数表示, 一般会设置两个报警值,低报为 19.5%VOL, 高报 23.5%VOL,,此外出现富氧的作业环境还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
|